华为人才争夺战:最高年薪201万,多为人工智能等领域顶尖人才
导读:8名人员全部为2019届应届顶尖学生,学历均为博士,他们年薪的最低限为89.6万元,最高限为201万元。其中获得最高年薪的钟钊与秦通,他们的研究方向分别是深度神经网络结构自动设计与机器视觉SLAM、视觉惯导融合、多传感器定位等。不难发现,“顶尖学生”所学专业多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有关。
华为打响人“才争夺战”,年薪90到201万
7月23日,华为内部发文公布了由任正非签发的8名顶尖学生的年薪方案。据媒体报道,这8名人员全部为2019届应届顶尖学生,其年薪最低为89.6万元,最高为201万元。
这则《通知》指出,“华为公司要打赢未来的技术与商业战争,技术创新与商业创新双轮驱动是核心动力,创新就必须要有世界顶尖的人才,有顶尖人才充分挥发才智的组织土壤,我们首先要用顶级的挑战和顶级的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今年还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今后逐年增加以调整队伍的作战能力结构。”
对于此次的薪酬,华为内部人士表示,整体上大家都支持高薪吸引人才的政策,相比此前博士的薪酬有不少的提升,对于人才来说,运气也很重要。
面对华为面临的不确定环境,任正非此前表示,公司每个体系都要调整到冲锋状态,不要有条条框框,发挥所有人的聪明才智,英勇作战,努力向前冲。华为公司未来要拖着这个世界往前走,自己创造标准,只要能做成世界最先进,那我们就是标准,别人都会向我们靠拢。
“顶尖学生”所学专业多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有关
华为招聘的8位“天才少年”是何方神圣?据南方都市报,这8位年薪制的博士信息如下:
1.钟钊
年薪制方案:182-201万人民币/年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专业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博士论文是《深度神经网络结构:从人工设计到自动学习》,导师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刘成林。
2.秦通
年薪制方案:182-201万人民币/年
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师从沈劭劫教授。于2015年获得浙江大学控制系学士学位。秦通学生时代就在IEEE TRO、ICRA、IROS、ECCV等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多篇论文,获得IEEE IROS 2018最佳学生论文奖。
其研究兴趣主要包括机器视觉SLAM,视觉惯导融合,多传感器定位。视觉惯导里程计被大量应用于机器人领域,通过融合视觉观测值与惯性测量值,能够准确估计物体的位置和姿态。
去年10月,秦通还在网上开了公开课,专门讲“视觉惯导里程计时差的在线标定”,俨然已是业界名人。
3.李屹
年薪制方案:140.5-156.5万人民币/年
毕业于北大数学学院,硕博连读生,今年7月刚刚毕业,毕业论文题目是《Coordination and Composition: From Reo to Mediator》。
注:微博上有人说纠正名单上的“李屹”应为“李益”博士。李益,清华本硕,华盛顿博士,代表作有《R-FCN:基于区域的全卷积网络进行的目标检测》,微软亚洲研究院…2000+被引。(来源:新浪微博)
4.管高扬
年薪制方案:140.5-156.5万人民币/年
浙江大学创新软件研发中心,导师为卜佳俊教授和董玮教授。研究方向为物联网和边缘计算。
5.贾许亚
年薪制方案:89.6-100.8万入民币/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时获得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获得“2017人民网优秀技术课题”一等奖。
2016年曾任华为固网实验室SDN研究员。17年曾在腾讯音视频实验室工作,学习实时流调度项目和机器,解决流媒体视频传输项目。(来源:Linkedln领英、新浪微博)
在2018年度“人民网奖学金优秀技术课题奖”获奖名单中,贾许亚的课题“Intelligent path control for energy-saving in hybrid SDN networks”获得了一等奖。(来源:中国青年报)
6.王承珂
年薪制方案:89.6-100.8万人民币/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与技术学院,本科直博,2007年从贵州遵义航天中学获全国信息竞赛一等奖,保送北京大学。
7. 林晗
年薪制方案:89.6-100.8万人民币/年
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8.何睿
年薪制方案:89.6-100.8万人民币/年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专业。
*除注明外,以上信息来源为《粤海财经街》《厦门自主招生》,内容仅供参考。
据中国青年报,钟钊的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刘成林分析认为,钟钊之所以可以获得如此高的年薪,与他的研究方向有关。“钟钊硕博阶段攻读专业都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他研究的是深度神经网络结构自动设计,就是让机器自动学习神经网络的结构,相比人工设计的网络拥有更好的性能,也很有发展前景,现在研究这个方向的人也比较少。我想华为是看重这一点。”
当“华为百万年薪招顶尖学生”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后,刘成林认为这会给一些学生的专业或研究方向选择带来影响。“热门的专业和方向在短期内容易受到关注。但是职业道路想走的更远,还是要看多方面的素质。”刘成林说。
人才和研发投入在华为内部占比很重
任正非(资料图)图/新华社
据3月份华为发布的2018年报显示,华为目前共有18.8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30多亿人口。2018年研发费用支出1015亿元,占全年收入的14.1%,同比增长13.2%。2018年研发人员8万多名,约占公司总人数的45%。
截至2018年底,华为在全球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7805件。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华为向该机构提交了5405份专利申请,在全球所有企业中排名第一。
而2018年,华为雇员费用为1124亿元,推算后人均年薪接近60万元。
华为2018年年报中的“雇员费用”部分。
华为此次公布的2019届顶尖学生的年薪中,共分为三个区间,最高的为182-201万,其次为140.5-156.5万,最低的是89.6-100.8万。最低年薪也高于平均年薪近30万元。
根据BOSS直聘今年发布的多份人才趋势报告显示,2019年芯片人才平均招聘月薪1.04万元,十年工作经验人才平均招聘月薪为1.95万。
值得留意的是当下火热的5G相关人才,平均薪资达1.39万元。物联网相关嵌入式工程师的平均薪资1.8万元。
BOSS直聘工作人员称,平台上博士生的人数相对较少,招聘方式分为特招、导师直推,不同院校也存在较大差别。在不知道具体岗位、背景资历的情况下较难进行具体评估。
任正非:将从全世界招天才少年,薪酬比谷歌高
6月27日,华为内部的心声社区挂出任正非6月20日在公司EMT(经营管理团队)《20分钟》的讲话。任正非表示,华为公司未来要拖着这个世界往前走,自己创造标准,“只要能做成世界最先进,那我们就是标准,别人都会向我们靠拢。”
全文如下:
公司每个体系都要调整到冲锋桩体,不要有条条框框,发挥所有人的聪明才智,英勇作战,努力向前冲,华为公司未来要拖着这个世界向前走,自己创造标准,只要能做成世界最先进,那我们就是标准,别人都会向我们靠拢。
今年我们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我们还想从世界范围招进200-300名。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鳅’一样,钻活我们的组织,激活我们的队伍。
未来3-5年,相信我们公司会焕然一新,全部“换枪换炮”,一定要打赢这场“战争”,靠什么?靠你们。
根据华为提供的数据,华为拥有包括700多个数学家、800多个物理学家、120多个化学家,还有15000人在从事基础研究,以及6万多产品研发人员。同时,华为还与全球300多所高校、900多家研究机构和公司有合作,实施了7840个项目,已投资18亿美元,签署了对外付费的研发合作合同达1000多份。
任正非表示:
按照原定计划,明年要超过1500亿美元,现在看明年预计还是保持1000亿美元左右。”他说道。“我们照样热火朝天地生产,员工人数从18.8万人扩展到19.4万人。为什么增加这么多人?需要研发、供应、销售、服务等非常多的人去进行版本切换。七、八月份还要进来1万多应届生,我们还是在困难中发展,没有停下来。
欢迎大家到华为来,但入职华为也是有门槛的。华为大学有一个考试系统,有大量的考试题目,首先要通过考试,才有面试机会。比如,你在世界计算机竞赛拿了金牌,工资可能是通常入职水平的5倍、6倍。每年世界上产生40个金牌获得者,我们今年挖了一批进来,薪酬定得比谷歌还高。今年进了一些少年天才,明年会有更多的少年天才涌向我们。
但同时任正非也提到,公司原则上不招美国人。只要有美国的身份、有绿卡、有美国永久居住权,就可能有美国成分,就要接受长臂管辖。
“美国这个国家的实力不是土地,是人才。我们向美国学习什么?吸引人才。未来会有非常多的优秀人才进华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