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第一批企业没能熬住,面临倒闭!AI 企业境遇将如何?
先来看一个图:
看了今年的情况,突然想到大佬往年经典语录:
马云:未来无业可就,无工可打,无商可务。
李彦宏:人工智能时代,有些专业将被淘汰,还没毕业就失业。
马化腾:未来 3 年将大洗牌,迎 21 世界以来最大失业潮。
王兴:2019 年是十年内最惨的一年,也是十年后最好的一年。
大家怎么看待大佬们的夸张语录……难道真是预言家?
延迟复工,企业在滴血!
阿里:原定于 10 号开始的正常办公的阿里,将会至少延后一周或以上,具体时间待定。
腾讯:2 月 9 日,腾讯再发通知,员工延长至 2 月 24 日返回工作场所地办公。
字节跳动:2 月 26 日-3 月 1 日上班,2 月 12 日-2 月 16 日返京(再隔离 14 天回公司上班)。
美团:2 月 10 日-2 月 14 日在家办公,2 月 17 日返岗上班。
IBM:3 月中旬上班,办公任务:在家照顾好自己和家人。
而对于延期复工,不同人群的不同反应如下:
00 后:开黑继续,别走,决战到天亮……
95 后:延迟一时爽,一直延迟一直爽;
90 后:延迟上班没钱花?信用卡花呗一起刷;
80 后: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等着还,闹心;
70 后:命比钱重要,暂时吃老本,在家修身养性;
实体店老板:越延迟,越损失惨重,泪两行,无处话凄凉……
风暴来临,不是拼谁强大,而是拼谁稳!
2 月 6 日,知名IT培训机构“兄弟连教育”创始人李超,在其微信公众号中发表《致兄弟连全体学员、员工、股东的一封信》,表示因受疫情影响,即日起,兄弟连北京校区停止招生,员工全部遣散。消息一出,立马刷屏了!
兄弟连教育早期是做 PHP 培训,成立于 2006 年,专注于IT技术培训。2015 年,兄弟连获得华图 1.25 亿战略投资;2016 年 11 月挂牌新三板,2018 年 4 月 25 日终止挂牌。
公司原计划在 2020 春节后招生旺季打一个翻身战,但疫情将公司计划全部打乱。最终输给了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2 月 7 日,北京知名 KTV “K歌之王”发布了《总经理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信中称:“正当我们充满信心的准备在 2020 年重新展翅之际,威胁中国大江南北的疫情却突然出现。”
受疫情影响,K 歌之王宣布于 2 月 9 日,也就是北京市准备正式上班的前一天,与全部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有 30% 员工不同意这个方案,公司将进行破产清算。
与此同时,完全依靠人流量的线下餐饮行业,更是受到影响。西贝 CEO 贾国龙,此前表示面临非常大的现金流压力,一算账,连 3 个月都扛不过去。
根据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在 2018 年中国西北菜餐厅排名中,西贝筱面村位居第一,年收入超 53 亿元。但在疫情袭来之后,西贝餐饮副总裁楚学友透露了几个数据:
截止到 2019 年底,西贝在全国有 367 家店,只有 45 家店在正常营业,195 家店开放了外卖业务,剩余 127 家店全部闭店。
贾国龙说:"我们一个月工资发 1.56 个亿,两个月就三个多亿,三个月就四五个亿了。哪个企业储备那么多现金流?"他只能无奈地承认,"危机来了,突然发现现金流根本扛不住,一算账,真的,我们连 3 个月都扛不过去。"
作为行业头部的西贝都已经到如此境地,更不用说其他中小餐饮企业面对的压力和危机。
疫情之下,中小企业的心尖战火已点燃!
有些人觉得中小餐饮企业虽然收入比西贝要少的多,那成本也应该低多了,不会面临倒闭或破产。
但就目前形势来看,全国普遍延长假期,大多民众闭门不出。这一年的经济惨淡,大概率将始于疫情导致的餐饮、旅游、酒店、零售等行业的萧条衰败。
以史为鉴。2003 年抗击非典,当年 GDP 依然保持在 10% 以上的双位数增长。但有两点可能被大家忽略了。
第一,SARS 引起全国大规模惶恐的二季度,GDP 增速为 9%,对比全年明显走低。但得益于中国加入世贸不过两年,经济增长踩在风火轮上,疫情对于经济的破坏力,在全年数据拉平后被大大弱化。
第二,遭受病疫打击最大的是第三产业,2003 年二季度的三产增速仅为 0.8%。但 2003 年时,中国的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仅有 39%,而 2019 年三产的贡献率则达到了 59.4%,消费产业的 GDP 贡献更是超过 78.5%。
2020 年的中国,还能在经济已摇摇欲坠的改革关键期,经得住如此剧烈的打击吗?A 股市场年前超过7%的全面大跌,似乎已提前反映了市场预期。
凶狠的狙击手,正在瞄准中国的心脏。
因此,眼下这场战役不仅始于湖北、蔓延全国,更点燃了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心尖上的战火。全国假期延长,疫情悬而未定,企业考虑得最多的问题无非是,上下游供应链开工情况如何了,现金流还能健康地走多久,一旦低消费局势长时间不扭转,2020 年会不会是中小微大面积团灭的年份?
一直以来,广大的中小民营企业始终是中国经济的活水源头,一旦他们的目标从挣钱变成了活命,经济形势之困顿可想而知。倘若多年积攒下来的改革信心就此毁之一旦,实在是积重难返、令人扼腕。
疫情是场大病,病来如山倒。但谁能开得出根治的药方,又如何做到对症下药呢?所幸这把药引子,此刻就在国家手里——减税让利,藏富于民。
疫情之下,AI 企业“机”将大于“危”!
疫情对人工智能行业公司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现金流方面,更多的可能是整个产业链上的连锁反应,但具体有多大还需要观望了解。如果能熬过去,从长期来看,人工智能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机会。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尽管受疫情影响,复工延迟等因素可能造成相关产业链挑战,但多位受访者坦承,从中长期来看,相对于餐饮、消费等行业,人工智能行业的“机”将大于“危”。
以识农为例,其客户中 99% 属于 C 端用户,而这部分用户又以农村用户为主,对互联网的接受程度较低,推广线上服务很费劲。“我觉得经过这次之后,农户们体会到线上服务的便利性,以后我们推广的时候也会顺利很多。”谢秋发说。
杨斌与谢秋发持有相同的观点:从商业角度来讲,此次疫情会促进科技公司的订单量增加。“我们的业务有涉及公共安全领域的部分,包括人脸识别等,我想在这个事情之后,我们这部分业务产品的订单量会增加。”
深圳优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地科技”)、达观数据也认同了上述说法。
在发给记者的一份资料中,优地科技提到,公司的下游客户分为两类,酒店等消费需求场景,写字楼、医院等场景。在收到医院、酒店的需求后,公司想到可以通过机器人来实现“无接触配送”,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低疫情传播的风险,节省医疗人力资源投入。“从中长期来看,非接触式配送场景需求增加。”
“我们提供的是智能化的办公机器人,它能像人一样去阅读文档资料,完成日常的填写、核对、搜索等工作,提供一种无人化办公环境。这次疫情过后,大家应该会更重视无人化办公这块市场。”达观数据创始人陈运文说。
截至 2 月 5 日,为解中小企业疫情之痛,已经江苏、上海、北京、山东等地陆续推出一系列中小企业减负措施,涉及缓交社保、减免房租、贷款适当展期等多方面。
此外,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外汇局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明确,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在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的调查中,企业提出的诉求及建议有将近 20 条,包括减免税收、予以科研经费支持、考虑无息贷款和款项补贴、拓宽融资渠道等等。
有人工智能行业的创业者表示,相关部门应该出台专门针对人工智能行业的相应补贴政策,比如:对于支持疫情工作的 AI 企业,有针对性给予科研经费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