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电话

    • 027-85768480
    • 服务时间

    • 24小时全天在线咨询
    • 扫码咨询微信客服

2020 年全国 171 所高职院校成功申报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

官网首页    资讯动态    行业资讯    2020 年全国 171 所高职院校成功申报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

近日,《教育部关于公布 2020 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据专业备案结果统计,2020 年全国 171 所高职院校成功申报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专业代码 610217。专业学习年限 3年。

 

 

官方链接:http://wap.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2001/t20200122_416286.html

 

具体《通知》内容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教职成〔2015〕10 号),我部对 2020 年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专业设置情况进行了汇总,并依法组织对 2020 年申请增设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进行审批。现将备案结果和审批结果予以公布。

 

一、2020年,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非国家控制高职专业和我部审批同意新设的国家控制高职专业共计 765 个,专业点 59111 个。其中,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非国家控制高职专业点 58821 个。

 

二、备案结果数据库已与招生来源计划管理系统相衔接,数据共享,备案结果和审批结果均可在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查询(网址:www.zyyxzy.cn)。其中,专业名称、代码及修业年限以平台公布的内容为准。

 

三、截至 2019 年 11 月 1 日,我部共受理 2020 年拟新设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点申请 449 个。经过专家评议和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2020 年增设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点 290 个,自 2020 年起可以招生,其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修业年限等均以本通知公布的内容为准。不同意 2020 年新设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点 159 个。相关信息也可通过教育部政府服务管理平台查询(网址:gz.moe.gov.cn)。

 

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严格按照本通知公布的备案结果和审批结果合理安排高职招生计划。

 

附件:2020 年高校增设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审批结果

 

据专业备案结果统计,2020 年全国 171 所高职院校成功申报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专业代码 610217。专业学习年限 3 年。涉及新增专业的高校所在省市包括:北京市 8 所,河北省 10 所,内蒙古 4 所,辽宁 2 所,吉林 2 所,黑龙江 3 所,上海 2 所,江苏省 11 所,浙江省 8 所,安徽省 5 所,福建省 4 所,江西省 11 所,山东省 3 所,河南省 19 所,湖北省 10 所,湖南省 8 所,广东省 21 所,广西壮族自治区 6 所,海南省 2 所,重庆市 3 所,四川省 8 所,贵州省 6 所,陕西省 7 所,甘肃省 3 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3 所,宁夏回族自治区 1 所。

 

2020 年广东省、河南省、江苏省、河北省、湖北省、北京市、湖南省增设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的职业院校数量最多,排在全国前 5 名。

 

以下为 2020 年全国成功申报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的 171 所高职院校名单:

 

 

事实上,为了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从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角度来看,我国职业院校表现积极。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对最近两年职业院校人工智能专业或方向增设情况进行了梳理,发现全国各省市增设该专业的职业院校数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据统计,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成功申报智能专业方向共计563所高校,其中包括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181所、智能控制技术专业193所、智能产品开发专业62所等相关专业院校;2020年,全国高职院校成功申报智能专业方向共计886所高校,其中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171所、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259所、智能产品开发专业73所等相关专业院校。迄今为止,全国共有1449所职业院校成功申报了智能专业(方向),为人工智能应用型、实战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由来

 

2019 年,教育部官网公布《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在相关学校和行业提交增补专业建议的基础上,教育部组织研究确定了 2019 年度增补专业共 9 个,其中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位列其中,自 2020 年起执行。

 

 

官方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4/201910/t20191018_404237.html

 

根据《办法》,新增九个专业的学制均为三年,以下为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的具体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人工智能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具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开发、系统管理与维护等能力,从事人工智能相关的应用开发、系统集成与运维、产品销售与咨询、售前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岗位:主要面向人工智能产业及其应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开发、系统运维、产品营销、技术支持等岗位从事人工智能应用产品开发与测试、数据处理、系统运维、产品营销、技术支持等工作。

 

衔接中职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

 

接续本科专业: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等。

 

为什么要开设人工智能专业?

 

在高校开设专业前,学习人工智能大多通过培训班、网络课程等方式。Google Brain 项目发起人、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就曾开设《机器学习》课程,这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经典课程。随后,还在网易云课堂发布 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微专业课程。

 

吴恩达认为,人工智能课程能够驱动更多的人进入 AI 领域,从而构建一个AI驱动的社会。“我希望在 AI 驱动的社会里,人们将拥有更好的医疗保健、更好的学前教育,更便捷安全的出行,要实现这一切,只靠一家公司是不行的,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行动起来。”

 

对于目前高校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也曾表示,“人工智能专业的设立将大大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教学体系,构建起人工智能这门学问的基石。这有助于更系统、完整地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人工智能专业学什么?怎么教?

 

人工智能专业学什么,先看看从目前的 AI 人才的学术背景。据加拿大Element AI 的首席执行官 JF Gagne 发布的 2019 版《全球AI人才报告》,大约 1/3 的 AI 人才都接受过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教育,不过学术背景的分布在各国略有不同,中国主要以计算机科学为主。

 

各国 AI 人才的学术背景

 

学术背景与高校培养目标不可分割。全球开办人工智能专业最早也是最成熟的高校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哥大, 人工智能几乎在所有领域进行推进研究, 特别是在计算机视觉, 自然语言处理, 安全和隐私, 软件调试, 机器人和机器学习领域。创办了一系列实验室和其相关的研究小组:彼得K.艾伦哥伦比亚机器人实验室、托尼.杰巴拉机器学习实验室、谢里.K纳亚尔计算机视觉实验室等。

 

哥大对对人工智能专业的培养总目标做了一番描述:

 

一是综合学习与计算机有直接关系的领域, 如编程语言, 操作系统和计算机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计算复杂性和算法分析等。通过这种综合方法, 学生可以获得该领域所需的, 能使他们在计算机科学发生应用和理论发展时参与进来。

 

二是学生可以选择组合轨道, 将计算机科学与艺术、人文、数学、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中的某一领域结合起来。

 

三是培养机器学习技术和应用知识的学生。机器学习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 在生物信息学、智能系统、金融、信息检索等领域具有多种应用领域。

 

我国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也设置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方案,以浙江大学为例。浙江大学吴飞教授曾对新华社介绍浙大课程设置主要内容,人工智能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核心课程将深入学习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的数学课程,以编程和系统为基础的计算机课程,以及以知识表达、问题求解和机器学习为基础的人工智能课程等三类内容。

 

“比如概率、统计、优化方法、矩阵分解等内容以前都一起‘打包’在高等数学一门课中,现在这些人工智能涉及的数学核心内容都将独立开课。”

 

此外,2019 年 4 月,教育部也联合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北京大学,启动了“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按教育部规划,此大型计划将在 5 年内培训顶尖高校至少 500 位 AI 教师、5000 位 AI 学生,并帮助 500 位 AI 教师返校开设 AI 课程、培养更多 AI 人才。这或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 AI 人才批量培训计划。

 

引导图

2020年2月21日 14:54
浏览量:0
收藏